民俗趣味测试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黄历 > 历法知识

我国古代的“四大历法”

日期: 2020-10-03 23:43:32 来源:

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,历法关乎到“正农时”,其关键性不言而喻。历朝历代都及其重视对历法的修订。据统计,从夏商时期起,到清末采用西历(公历)止,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。这些历法中比较著名的有四家。

其一:西汉的太初历,这部历法是经司马迁等人提议,汉武帝下诏,令邓平 唐都 落下闳等人制订。

太初历采用一回归年为365 又385/1539日,朔望月为29 又43/81日。到西汉成帝末年,刘歆在太初历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并作说明,改称三统历。三统历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,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,算出135个月有23次日月交食的"三统周期"。还首次记录五星运行周期。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,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。该历法自汉武帝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施行,共实行了 188年。

 

其二:南北朝宋的大明历,这部历法由南北朝祖冲之制订,成历于南朝宋大明六年(公元462年),在梁天监九年(公元510年)施行,实行了 80年。

大明历是一部先进的历法,规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.2428日,这个数据是赵宋统天历(1199年)以前,最符合实际的一个数据。其采用的朔望月长度为29.5309日,这和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得的朔望月长度相差不到一秒钟。大明历首次考虑"岁差"(45年11个月差1°),这是一项创举;再者,采用391年置144闰月来代替以前何承天元嘉历"十九年七闰",使之更符合天象;还有求出"交点月”为27.21223日,与近代值27.21222日极为邻近。

其三:唐朝的戊寅之历,唐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施行的历法,由道士傅仁钧等制订。

戊寅之历的主要创举是废除以前历法中所采用的"平均朔",而改用"定朔"(即日 月相合时的真实数值,各月是不等的)。这部历法实行了 45年。

其四:元代的授时历,元代郭守敬 王恂等人制订,在元代至元十八年(公元1281年)实施。

授时历的回归年采用南宋杨忠辅制订的统天历长度: 365.2425日,这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采用的数值完全相同,但早了几百年。每月为29.530593日,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。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,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,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,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。这部历法是祖先的聪明智慧,也是我国历法史上的光辉!后来明朝颁行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授时历。要是把这两历合算,这部历法共施行364年。
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来源用户投稿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相关阅读

热读文章

黄历中五虚可伐木吗

翻开老黄历,五虚这日子总被圈上红叉。伐木?砍竹子?村里老人眯着眼直摆手:“动不得,动了要惹灾。”可这说法到底哪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的“宜忌”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

翻开传统历书,“宜嫁娶”“忌动土”几个字总让人犯嘀咕。这些标注真能指导生活?说白了就是古人把时间切成小块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中的进水是什么意思

翻开老黄历,某个角落里可能写着“忌进水”三个字。有人直接理解为“别碰水”,甚至以为这天连喝水都要小心——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的沐浴到底藏着什么门道

翻开泛黄的老黄历,“沐浴”俩字总卡在宜忌栏里晃悠。别急着把这当古人洗澡指南——汉代《白虎通》写得明白:“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中的巳申到底指什么?

翻开老黄历,那些密密麻麻的“甲子”“丙午”“巳时”“申日”总让人犯迷糊。今儿单说巳申二字——这俩字既代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的忌讳时辰到底在避什么?

翻开黄历——尤其是老版本——总能在角落里找到密密麻麻的小字标注。寅时忌动土,申日莫嫁娶,这些被红笔圈起来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上的打扫是啥意思

翻开老黄历,“宜打扫”三个字明晃晃戳在那儿。这可不是叫你随便拿块抹布擦桌子。传统历法里标注的“扫舍”“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“开渠取鱼”到底啥门道?

翻开传统历书,“开渠取鱼”四个字常夹在宜忌事项里。乍一看像两种农活拼凑的术语——挖水沟和捕鱼有啥关联?其...

历法知识

老黄历中的墓是什么意思

翻开老黄历,密密麻麻的吉凶标注里,“墓”字总让人心头一紧。这可不是指现实中的坟茔,而是古人用天干地支推演出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说破屋能拆房?这事儿得掰开揉碎看

老黄历上印着“破屋”俩字的时候,总有人犯嘀咕——这日子真要拆房子会不会触霉头?翻遍古籍会发现,《协纪辨方书...

历法知识